国产精品一线二线三线精华液,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6,欧产日产国产水蜜桃,国产一区二三区好的精华液,中国xxxxxl196_may18_,国产裸体美女永久免费无遮挡

公司動態
首頁> 公司動態 > 行業動態 > 胖東來也沒有奇跡
胖東來也沒有奇跡
發布時間:2025-02-27
來源:遠川研究所 黎錚

圖片



把胖東來當作榜樣的永輝超市,曾經也是前者的老師。

早年于東來去福州進貨,永輝創始人張松軒兄弟倆帶于東來參觀門店,毫無保留地分享生鮮供應鏈的整套流程——那是永輝賴以生存的身家性命。


2022年一次講課,于東來感慨當年崢嶸歲月:“你看,原來永輝多好[1]。”


巔峰時期,永輝的門店數量是胖東來的75倍。命運用又一個十年將兩者的身份對調,時過境遷,胖東來飛升零售教父,永輝成了教父的門徒,步步高、中百等商超上市公司,都在改造名單上老實排隊。


2023年,13家A股上市商超里半數出現虧損,胖東來卻活得異常瀟灑,不僅毛利率與坪效都高于行業平均水平[2],按照于東來的說法,2023年原計劃掙2000萬,沒想到最后掙了1.4個億。



圖片
于東來近日公布的2024年營收數據



胖東來是一本被零售行業長時間忽略,短時間翻爛的教材,但它的內核其實不復雜, 只是反常識:


一不靠低價,二不做巨頭,三不要增長。


不靠低價


線下消費至暗的2022年,想破腦袋的零售同行和深感賺錢毫無樂趣的于東來把酒言歡,一場全國巡回幫扶之旅就此展開。


最先嘗到甜頭的是頭戴ST帽子的步步高,梅溪湖店調改三天后,日均客流與銷售額就分別比改造前翻了6.5倍和6.7倍[3]。永輝的改造效果同樣驚人,調改首店恢復營業當天,單日銷售額大漲13.9倍。


圖片



類似Costco死守毛利率不高于14%的祖訓,山姆凈利率只有普通零售商的一半[4],于東來同樣信奉同一套理念:“高毛利的商品會讓企業更快走向滅亡[1]。”


知名Costco研究愛好者侯毅就曾滿頭問號地發現,Costco的商品售價比盒馬進價還便宜,盒馬一小瓶胡椒粉十幾元,同樣的價格在Costco能買到四倍的量[5]。


但胖東來和Costco的相似之處不是便宜,而是開店思路。


沃爾瑪在美國有4600多家門店,Costco只有600家左右。與之對應,沃爾瑪的邏輯是用高密度的門店盡可能“覆蓋”消費者,Costco則是用盡可能少的門店“吸引”消費者。前者看重整體的收入規模,后者著眼單店的效率提升。


Costco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來自純粹的低價,即精簡的SKU,占收入比重30%的自營品牌,以及80%自持物業換來的僅占營收0.15%的房租成本(一般超市在2-3%)[6]。


胖東來的競爭力卻并非更低的價格。2018年,永輝在許昌開店,花了一百多萬模仿胖東來的裝修風格,商品定價也比胖東來便宜20%-30%,試圖用低價爭奪胖東來的市場份額,但一直都在虧損。


論商品SKU,胖東來也遠遠談不上“精簡”。除了傳統意義上的超市品類,胖東來的經營半徑還覆蓋了茶葉煙酒、金飾甚至藥品,幾乎承包了許昌人民所有的日常需求。


胖東來的商品品類勝在“豐富而不泛濫”。舉例來說,胖東來有十幾種可樂,包括并不限于草莓味可樂、奧利奧聯名可樂、漫威聯名可樂、齊藤藍色可樂,以及許昌特產“銀梅可樂”。



圖片



傳統賣場的貨架寸土寸金,只會留給少數最暢銷的、進場費最高的品牌;電商自詡無限貨架,淘寶上倒是有上百種可樂,但消費者不會主動搜索自己沒聽說過的商品。


胖東來的選品和組貨邏輯介于兩者之間:既能在滿足日常剛需的基礎上豐富選擇,又不因過分龐雜的數量而降低匹配效率。


這也讓胖東來可以像Costco一樣,讓消費者為了“逛超市”而來:2013年,胖東來新鄉店曾因房租漲價關店,2016年重新開業時,當地交警傾巢而出應對人山人海,開業僅一小時就因人實在太多暫停營業。


同時,面對電商浪潮,于東來是為數不多選擇“打不過就跑”的企業家,早在2012年就開始有序撤退[7]:


一是關閉所有的小型超市分店。這類小店主營日用百貨,是電商降維打擊線下零售的重災區。


二是徹底撤出電器等重災區業務。除了電商的沖擊,按照于東來的思路,以胖東來的服務標準維系龐大的售后系統,會帶來難以承受的運營成本。后來的事實證明,電商幾乎摧毀了實體家電行業。


在門店越來越少之后,胖東來反而可以用兩倍于同行的單店投資,換來數倍于同行的單店銷售額。胖東來的銷售額是永輝的17%,但門店數量只有永輝的1%。


學習胖東來最關鍵的一步,很可能是關店。


不做巨頭


胖東來的第一批學生不是步步高和永輝這些昔日大哥,而是盤踞在地方的小超市。


作為調改班的學生之一,河北惠友集團改造的第一步是關掉六家門店,其他產業全部關停并轉,董事長張健復盤總結:


“我跟哥(于東來)2005年開始認識,很早的時候,哥就教我們要舍得,不要一味擴大規模,要舍得給員工漲錢。但是跟大多數企業一樣,沒有聽東來哥的話,一路狂奔,甚至多元化發展[8]。


面對虛心求教的同行,于東來直言不諱地勸人關店:調整是非常簡單的,難的是經營改善后,“控制不住自己,要面子,又要發展[1]


胖東來從來不是一家大公司,按照天使城超市店長劉改敏的口徑,2023年胖東來年銷售額約為107億元(于東來口徑146億),其中超市貢獻了46億元[9]。這個數字不僅遠低于中百、永輝等學生,甚至不如盒馬。



圖片



零售業的確需要借助規模壓縮采購成本,但規模本身也意味著管理成本的上漲。


在供應鏈管理這門課上,永輝反倒是胖東來的老師。通過在上游采購環節合資入股供應商,在中游運輸轉存環節自建物流配送中心,配合下游分類銷售,把生鮮賣得比菜場還便宜。


但永輝的門店規模很可能會稀釋流程的嚴謹性,圍繞許昌和新鄉的門店建設供應鏈,和在全國建設供應鏈體系,是兩件完全不同的事。同時,超市是一門微利生意,風險敞口也與自身規模成正相關。


管理13家門店可能只需要一張飛書表格,管理1300家門店,需要面對密集的績效會議、復雜的公司山頭和不斷推敲反復的利益分配機制。開公司不是玩P社游戲,你收到的信息未必是真實的。


胖東來獨特的地方,是基于小規模的高度精細化管理能力。


社交媒體上,有關胖東來的傳說數不勝數:水產濾水稱重,西瓜配備勺子,購物籃45度角傾斜擺放,榴蓮可以開到滿意為止,養殖缸里的魚都難逃軍事化管理。


圖片



堪比海底撈的服務體驗,無一不是用精細化管理堆砌出來。胖東來的官網上掛著近2萬個商品百科;同時,胖東來采用“軍事化打分制[10]”,不僅條目眾多,而且考核嚴格,分數清零即可領取《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》一份。


一份網傳《員工管理手冊》顯示,胖東來將扣分項分為20大類、總計接近3萬字;另一個常被提及的例子是,胖東來曾就顧客與員工沖突出具一份長達八頁的調查報告。


這種精細化管理的基礎,很可能是小規模天然帶來的管理成本的結構性下降。13家店和1300家店之間的“管理損耗”差距,是規則和工具無法彌合的。只有規模夠小,才能維持高質量商品和服務的統一。


2014年于東來宣布關店,給媒體的理由是“我的能力不足以領導這么大的企業”。


規模陷阱同樣作用在供應鏈上。2001年,胖東來與河南信陽西亞、南陽萬德隆、洛陽大張三大零售商達成“四方聯采”協議,集合訂單向上游壓價,將采購價格壓低了30%到50%[11]。


但如果采購量太大,聯盟反而主動要求供應商漲價。


按照于東來的邏輯,生產規模增加會帶來管理成本的增加,那么生產成本不降反升,若采購價格不變,供應商可能犧牲質量換利潤。


種種跡象表明,于東來本人對擴張有種天然的警惕,胖東來的存在本身就是規模化擴張的反義詞。


這種警惕在多年前早有伏筆。2003年,胖東來開出第一家大型綜合超市不到兩年,于東來在給員工的內部信里寫道:


“現在胖東來已不是做小生意啦[12]。”


不要增長


去年6月底,胖東來突然宣布,接下來將陸續停止向幫扶企業輸出胖東來的自有品牌商品。


此時距離步步高首店調改還不到兩個月,康復路上撤輪椅,于東來的調改不可謂不激進。好在他送佛送到西,提前給大賣場指了條明路:產品向山姆和Costco學習,用人向胖東來學習[13]


河南人視胖東來為野生編制、本地大廠,均貧富也被于東來寫入超市調改的第一課。于東來所到之處,平均工資拔地而起,收到永輝邀約時,他的第一個要求就是給員工漲工資[14]。


調改后的步步高、永輝門店,門店員工薪酬都漲到了4000元以上;工作量卻隨著縮短營業時間、門店編制擴招而不增反降。


圖片


于東來曾在一次講座上分享過自己對“卓越零售企業”的判斷指標,包括8000-10000元的員工收入、5%以內的員工流失率、40小時以內的周工作市場、40天帶薪年假。


與業績掛鉤的只有5%的凈利潤率——遺憾的是,Costco和沃爾瑪都沒做到這一點。


高收入或許來自于東來的“大愛”,但它在胖東來發揮了兩個實際的作用:


一是高度精細化乃至嚴苛的規則必須搭配清晰的賞罰制度。曾有企業照抄胖東來的保潔流程,結果把員工都干跑了[15]。于東來話糙理不糙:月入一千八,能干都不賴了。


二是通過高收入降低員工違反規則的意愿。胖東來通過遠高于當地平均水平的工資,換來了員工對規則的遵守,起到了類似“高薪養廉”的作用。


網傳胖東來水產師傅年薪100萬,而這個崗位恰恰很容易產生吃拿卡要。


胖東來的內核是一套基于單店效率、精細化管理、獎懲體系組成的利益分配機制。按照于東來自己的表述,胖東來把“95%的銷售盈利全分了”,自己的收入“是胖東來1、2個月的利潤”。


與之類似的是華為,華為通過復雜的虛擬股權制度,為員工提供高于市場的薪資,又要警惕員工的財富積累太快。在2012年的采訪中,華為的輪值CEO徐直軍透露,公司會有意控制利潤,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。


這種激勵機制運轉的核心是穩定的增長,因此胖東來對擴張極端謹慎,甚至有意控制收入增速,給員工相對穩定的增長預期。用于東來的話說:


別的企業是要計劃、要增長,一般我是壓計劃。比如你一個門店每年要求增長10%,不允許,你穩定到去年[16]。


2021年的一條隨筆里,于東來用了很多感嘆號,表達了自己對規模擴張的恐懼——“有福同享”的敵人永遠是“有難同當”。


圖片


有趣的是,于東來對上市的看法也和華為類似,徐直軍說不希望通過上市讓員工一夜暴富,“不能上完市,大家都不干活了。”于東來認為:“胖東來不具備上市條件,分配機制就不具備[16]。”


但很長時間里,于東來的同行們都把利潤留給了一件自認為更重要的事情——擴張。也正是這個與胖東來迥異的選擇,最終分化出了一代商超的兩種命運。


尾聲


2014年,由于東來作序的《胖東來,你要怎么學?》出版,這是一本提前誕生了整整十年的參考教材。


這一年,阿里、京東接連上市,隔年,亞馬遜開出第一家線下實體店。大賣場頹勢初現,但好在有新零售的雨后甘霖,越做越重的“永輝模式”也還未來可期。而于東來在接受河南當地媒體采訪時,如此回答記者“為什么要關店”的疑問:


”這世上沒一條規定是說,做公司,就一定要做全國、做上市吧[16]?”


當萬馬齊喑的時代悄然降臨,胸有丘壑的同行們死傷慘重,小富即安的胖東來反倒成了版本答案。


美國超市品牌前三名能壟斷五成市場份額,但在中國,廣袤且分散的地域需求與極度豐富的商品供給,造就了“大市場、小公司”的行業特點,也滋養出社區生鮮店、折扣店等一系列細分業態,最終與極度發達的電商合力讓傳統賣場“大而全”的壁壘蕩然無存。


胖東來從來沒有嘗試解決這個行業在中國遇到的結構性問題,而是巧妙地避開了它們。對一個出租車司機來說,當舒馬赫表示自己在趕時間,能心平氣和的坐到副駕,也是一種競爭力。


符號和偶像是時代思潮的濃縮。意氣風發的時代遠去,河南小城的烏托邦給了洶涌時代情緒一個逃生通道:


原來理想是可以落地的,商業是有人情味的,生活是自由而有尊嚴的,只要服務好兩個城市的1000萬人,就能賺到一輩子也花不完的錢。


圖片


胖東來從未改變,永輝們也并未做錯什么,潮起潮落從來都身不由己。百舸爭流的年代里,那些落寞的身影也曾被當作圖騰。


時來天地皆同力,運去英雄不自由。




參考資料

[1]?美好之路:聯商東來商業研究院首期學員班分享實錄,長江文藝出版社

[2]?零售標桿胖東來是怎么煉成的?——胖東來調改步步高、永輝超市事件思考,德邦證券

[3]?胖東來“爆改”永輝:一場聚光燈下的多贏實驗,南方周末

[4]?山姆會員店:當一頭紫牛闖入零售的原野,南方人物周刊

[5]?盒馬侯毅5年“反思”:從阿里內環跑向一環,仍不看好前置倉,中國經營報

[6]?Costco:零售 “蝸牛” 如何煉 “金剛不壞身”?海豚投研

[7]?于東來:傳道者悲情謝幕,商界評論

[8]?首度揭秘胖東來“爆改”零售同行的背后故事,聯商網

[9]?胖東來劉改敏:最好的服務是商品,最好的營銷是真誠,聯商網

[10]?胖東來你學不來,界面新聞

[11]?麻將桌上打出“四方聯采”,河南商報

[12]?胖東來企業文化指導手冊

[13]?于東來于黃商集團調改內部會議演講

[14]?于東來在講,張軒松在聽,永輝超市在改,大河財立方

[15]?“傻壞蛋”于東來,中國企業家

[16]?胖東來于東來:店不關了,只是有點兒心涼了,大河報



欢迎光临: 永新县| 饶平县| 海盐县| 惠来县| 新和县| 拜城县| 济宁市| 宁德市| 朔州市| 桃江县| 华池县| 泉州市| 容城县| 安溪县| 邵东县| 三河市| 保定市| 大丰市| 芜湖县| 皋兰县| 乌鲁木齐县| 绥化市| 罗山县| 织金县| 贵阳市| 松阳县| 大庆市| 林芝县| 巢湖市| 株洲市| 凌源市| 若羌县| 桑日县| 旌德县| 徐水县| 定陶县| 谢通门县| 清流县| 浮梁县| 新绛县| 满城县|